崔常山
律师
针对您所遭遇的职场纠纷,建议您依照以下步骤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并留意关键法律要点:
一、紧急应对措施
1. 证据保全
立即备份所有工作记录,具体涵盖:
- 完整的上线程序、操作说明原始文件及其修改记录;
- 邮件或聊天记录中有关上线流程的沟通证据;
- 系统操作日志(可借助公证或录屏的方式进行保存);
- 源代码提交记录(例如Git提交历史)。
同时,对公司电脑中的重要文件进行公证,您可联系当地公证处办理此项事务。
1. 书面申辩
通过企业邮箱发送《情况说明函》,函件中要求公司:
- 以书面形式明确指出所谓“操作说明”的具体错误条款;
- 提供数据删除事故的完整系统日志;
- 阐述拒绝接受源代码的具体法律依据。
函件模板关键内容为:“本人要求公司依据《劳动合同法》第7条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在3个工作日内提供指控所依据的完整证据材料,否则本人保留追究公司诬告责任的权利。”
二、法律行动准备
1. 劳动监察投诉
携带相关证据前往公司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投诉事项为公司未依法提供劳动条件,此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同时要求监察部门责令公司提供完整的事故调查报告。
2. 仲裁前置准备
收集以下材料,为申请劳动仲裁做准备:
- 核心证据清单:
- 工作成果公证:需明确源代码及文档的完成状态,遵循电子数据公证规则;
- 沟通记录:重点是获取公司拒收代码的证明,依据《民事诉讼法》第63条;
- 岗位说明书:用以明确自身职责范围,参照《劳动合同法》第8条。
您可主张的仲裁请求包括:
- 若已收到解除通知,确认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
- 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按照2N标准,鉴于临近续签,还可主张续签预期利益);
- 要求公司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三、合同到期应对
1. 续签权保障
立即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HR)发送《续签劳动合同催告函》,并保留EMS寄送凭证。在函件中重点注明:“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五款,本人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 反制诬告策略
向公司监事会或董事会发送《员工申诉书》,此适用《公司法》第53条。同时附上专业技术机构出具的《系统事故原因鉴定申请》,您可联系具有CNAS认证资质的机构进行此项鉴定申请。
四、风险防范提示
1. 谈话录音规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单方录音在符合以下条件时具有合法性:
- 在谈话开始时需明确声明“本次沟通将录音”;
- 录音的原始载体不得进行删改。
2. 竞业限制注意
若您掌握核心代码,在签署任何离职文件时务必谨慎,以防被启动竞业限制条款。
五、维权路线图
1. 首先进行证据固定;
2. 接着开展书面申辩;
3. 之后视公司回应采取不同措施:
- 若公司无回应,启动劳动监察投诉;
- 若公司继续指控,申请事故鉴定;
4. 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事故鉴定之后,进行仲裁申请;
5. 最后在仲裁申请中主张2N赔偿以及续签权。
建议您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证据公证,并即刻启动劳动监察程序。若公司无法举证证明您存在过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44条规定,公司将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如需进一步协助,您可联系当地总工会法律服务站(拨打12351热线)或寻求专业劳动法律师的帮助。请注意,所有法律行动需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内提出。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