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培
律师
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如下:
一、未立案的报警口供信息,其他警局能否看到
(一)同一市区警局
在同一市区内,公安机关通常使用统一或联网的接处警信息系统。如果只是普通的报警记录口供,没有立案,基于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的需求,在符合内部管理规定和权限设置的情况下 ,同一市区内不同辖区的警局,在需要处理与该报警相关联事务(比如涉及跨辖区的违法犯罪线索、人员排查等)时,有权限的警务人员可以查询到这份口供信息。
例如,A辖区接到一起邻里纠纷报警并记录了口供,纠纷中的一方在B辖区又涉及其他治安事件,B辖区民警在处理该事件时,若需要了解其过往纠纷情况,在经过审批等合法流程后,是可以查询到A辖区记录的相关口供信息的。
(二)同一省不同地区警局
目前,各省公安机关基本建立了省级警务信息综合平台,旨在整合全省范围内的警务信息资源。对于未立案的报警口供信息,原则上,不同地区警局若有工作需要,比如涉及跨地区流窜作案线索排查、全省范围的人员背景审查等情况,在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获取相应的查询权限后,是能够查询到相关信息的。
但如果仅仅是普通的、没有跨地区关联性的邻里纠纷等未立案报警,其他地区警局一般不会去主动查询,也没有必要获取这类信息。
(三)不同省地区警局
不同省份之间的警务信息系统虽然在逐步推进全国性的联网和共享,但目前尚未实现完全无缝对接。对于未立案的报警口供信息,不同省地区警局一般不能直接获取 。
不过,在涉及跨省重大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排查等特殊情形下,通过公安部的协调,以及相关的案件协查、信息共享机制,经严格审批流程,其他省份的警局可以获取相关信息。例如,某犯罪嫌疑人在甲省作案后逃窜至乙省,乙省警方在开展抓捕工作时,需要了解其在甲省的相关报警口供信息,就可以通过上级公安机关协调,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获取。
二、口供信息的调取流程
一般而言,需要查询未立案报警口供信息的民警,需要先填写信息查询审批表,说明查询的理由(如案件侦查需要、人员背景审查等)、查询内容和涉及的相关人员等信息。然后,将审批表提交给所在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审核,负责人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判断是否同意查询。
如果是在本市区内查询,审核通过后,由具备查询权限的民警在接处警信息系统中进行查询操作;如果是跨地区、跨省份查询,则需要将审批表逐级上报,由上级公安机关(如省公安厅、公安部)进行协调,在获得对方公安机关同意和授权后,才能进行信息查询。
三、录完口供后能否修改
如果在警局录完口供并签字按手印后,发现有些地方说错了,是可以修改的。但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 主动说明情况:当事人应尽快主动联系当时录口供的公安机关,向办案民警说明自己发现口供中有错误内容,希望进行修改。
• 重新制作笔录:民警会根据当事人的说明,重新制作一份补充笔录或者修改后的笔录。在新笔录中,会记录当事人需要更正的内容,并要求当事人对修改后的内容再次进行确认,签字并按手印。
• 情况核实:对于当事人提出修改的内容,民警会进行一定的核实。如果发现当事人是故意提供虚假口供,试图干扰执法办案,可能会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而在刑事诉讼中,作伪证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伪证罪,会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