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律师

问律师 电话咨询律师 语音图文咨询律师 律师写合同 快速立案 更多服务 找律师 合同范本 视频直播 律师动态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知识 法律话题 法律法规库
img

匿名

楼主

¥40

没有借款却被催收电话直接打到单位未联系本人

昨天下午突然接到亲人单位电话,说有人打电话说亲人欠钱不还,而且后期辱骂非常难听。亲人已经丧失自理能力3年以上,平时是那种很不喜欢借人钱,更不敢借高利贷网贷的,翻过手机,查询了名下电话卡,没有找到任何催债电话借款信息,名下征信也很干净。现在不清楚是诈骗还是有别人借款填了她做紧急联系人,今天电话再次骚扰母亲单位,求问是否可以用法律武器起诉,目前手上没有录音,怕诈骗没敢直接打电话回去,需要什么证据,目前未有电话直接联系过我们家,已电话报警,而且即将去派出所
展开 收起
名誉及隐私
2025-09-19 10:55:21
  • 补充问题:

    现在对方一直打电话给工作单位,座机不一定好录音,我可以用我不常用的手机号打回去并全程录音吗?目前接受到的信息是不建议联系,以免他们更猖狂,甚至觉得打单位电话有用更进一步骚扰,另外有可能对方的号码是买的,据单位说对方未告知姓名,或者借款平台数额等,这种情况有必要为了取证打电话给对方吗?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2:28:40

全部(43)位律师解答

  • ¥0.97
    李新宇 律师
    15"
    自动转换:你好啊,入对方再打电话的话呢,可以尽快报警啊,尽快报警,呃呃,要那个录音,如果对方打电话的话,尽快录音啊,就是说保证能取证啊!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0:56:26
    527
  • ¥0.97
    许家苗 法律执业者
    30"
    自动转换:目前这个情况只能报警,我还是个好东西,做好记录你维权啊,那就是起诉,但是你要知道对方是谁?你才能提出你说你告诉我你去宿舍好吧,没有被告你起诉不好清楚,只能通过破解的方式,目前也没别的好不好?放心。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0:56:42
    274
    • 匿名服务方: 这种情况可能是有人填了你亲人的信息作为紧急联系人,也不排除是诈骗或者信息误认等其他原因。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 继续收集证据:虽然之前没有录音,但后续如果对方再打来电话,要及时进行录音,记录下通话时间、对方所说内容等。同时,让亲人单位的同事帮忙出具相关的情况说明,证明接到了骚扰电话以及对工作造成的影响等。 向相关部门投诉 金融监管部门:如果能判断出催收电话是来自某个金融机构或网贷平台,可以向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等进行投诉,反映被无端催收骚扰的情况。 通信管理部门:可以向工信部或当地的通信管理局投诉,反映对方的骚扰电话行为,要求对相关号码进行监管和处理。 互联网金融协会:若涉及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不当催收,可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考虑民事诉讼:在证据收集充分后,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如停止拨打骚扰电话、停止辱骂等行为,并要求对方赔偿因骚扰行为给亲人及单位造成的损失,如精神损害抚慰金、单位的名誉损失等。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1:00:24
  • ¥0.97
    张扬智 律师
    13"
    自动转换:这个要有对方侵权,辱骂,非法威胁的证据,要有对方的身份信息才能起诉对方,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害。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0:56:51
    22
  • ¥0.97
    郭淑娇 法律执业者
    再打电话记得录音。
    11"
    自动转换: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0:57:09
    123
  • ¥0.97
    李晓轩 律师
    起诉肯定起诉不了。你连被告的基本信息都没有。先报警,等结果吧。如果报警也解决不了,那就只能忍着了,过些日子就不打了。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0:57:36
    368
  • ¥0.97
    金立强 律师
    可以到法院起诉,但是需要知道对方是谁,对方的详细个人信息,否则你不能确定起诉谁,这种情况一般报警就好了,要求警察处理,警察是有办公知道对方信息以及进行处罚的。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0:57:44
    5
  • ¥0.97
    李小苑 律师
    29"
    自动转换:你好,你这种情况首先告诉所有的家人接到电话不要害怕,问对方是谁?问对方从哪里获得了他们的信息?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谁借的钱?然后呢,明确告知跟这个人没有任何关系,不清楚这个情况,让她走法律程序,明确家人不会帮他还的,然后呢,把这个录音以及这个电话号码这些呢,提供给警方。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0:58:00
    78
  • ¥0.97
    李倚帆 律师
    报警这个思路是对的,跟警察做笔录,着重描述无故辱骂他人这段,要求对违规催债或者涉嫌诈骗的对方进行拘留。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0:58:02
    8
  • ¥0.97
    李琳 律师
    我是李琳律师,根据您的描述情况及以往案例。催收人员很可恶,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惩罚那些乱爆通讯录的催收人员,催收人员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如果真没有借钱或者没有网贷的情况下,立刻马上报警。如果警察处理不满意的话,可以去法院起诉。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0:58:58
    28
  • ¥0.97
    李鑫 律师
    85"
    自动转换: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0:59:02
    198
  • ¥0.97
    刘闯 法律执业者
    您好,建议要留存对方催收时的电话录音提供给属地公安派出所,现在来看对方有可能是因为您的亲人使用的电话号之前的号主借款或将您亲人的电话号作为实际借款人的应急联系人,导致您的亲人不停被骚扰。即使您的亲人真的借款,这种催收方式也是违法的,对您亲人进行辱骂骚扰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建议收集相关录音后立即报警请求属地公安派出所依法处理。就后续民事部分您也可以作为法定代理人提起民事诉讼或委托律师全权代理诉讼维权,要求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并赔偿损失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0:59:13
    2321
  • ¥0.97
    任宇飞 律师
    到派出所做笔录时,详细陈述被骚扰的时间、单位接到的催收电话内容、亲人无借款的事实。若骚扰持续,可向银保监会或工信部投诉,提供证据。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0:59:16
    94
    • 匿名服务方: 及时固定无借款事实和被骚扰事实的证据是关键,再根据具体性质选择投诉、报案或诉讼。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1:27:05
  • ¥0.97
    黄振波 法律执业者
    如果是利用身份证本人通过网贷平台借款。必须要有当事人的合同签名以及人脸识别,像您这种情况估计是由于套路借贷产生的债务,当务之急先查询。借贷的款项是否到账?如果有到账千万动用这笔款项,并保留相应的证据,通过与网贷平台协商,如果协商不成,提起诉讼撤销该笔借贷合同无效。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0:59:32
    597
  • ¥0.97
    赵宴敏 律师
    12"
    自动转换:大概率是诈骗的,比较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你说征信没有问题,也没有代购款的话,那对方有可能就是展现。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1:00:06
    100
  • ¥0.97
    张佳伟 律师
    首先,根据你的描述你没有借贷过,对方无权要求你偿还并且严重骚扰到你的正常生活,其次,你可以报警处理,最后,情节严重的可以起诉至人民法院。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1:00:50
    57
  • ¥0.97
    王宝珊 律师
    您好,很有可能是诈骗的一种方式,建议还是直接报警,把对方的电话号码提供给属地警方,让警方进行依法处理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1:06:23
    1496
  • ¥0.97
    张凤启 律师
    55"
    自动转换:您好,根据您介绍的情况,这一个是网贷公司暴力催收网贷公司本身他们的这个贷款利率也就是不合法的,更何况你的这个亲人应该是紧急联系人,而不是直接贷款人,因此现在要注意的是收集证据也就是暴力公司催收时候的电话录音已确确定,使暴力公司使用了侮辱性语言或这个电话骚扰,这样报警保这个叛徒所才会受理,不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名暴力催收,嗯,派出所是不会受理的废话。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1:08:00
    155
  • ¥0.97
    杨亮 律师
    你好,可能是被别人填错了电话,或者诈骗电话,已经报警的话,等警察处理一下。尽量不接陌生电话即可。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一切。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1:08:29
    18
  • ¥0.97
    周圆圆 法律执业者
    亲属未借款却被催收电话骚扰单位,且本人征信、通讯记录无异常,存在诈骗或被他人冒填紧急联系人的可能。 ​ - 证据收集建议: ​ - 联系单位相关人员,获取催收电话的时间、号码、通话内容(尤其是辱骂部分)的书面说明或证人证言。 ​ - 保存后续催收的相关痕迹,如再次接到骚扰的通话记录(若有)。 ​ - 整理亲属无借款的证据,包括征信报告、手机通话及短信记录(无催债信息)、亲属的身体状况说明(丧失自理能力)等。 ​ - 法律与处理途径: ​ - 配合警方调查,提交已收集的证据,若认定为诈骗,警方可介入追查;若为恶意催收,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追究对方责任。 ​ - 若后续明确是某借贷平台的违规催收,可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等监管机构投诉。 ​ - 考虑委托律师发送律师函,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若造成名誉损害,可进一步提起民事诉讼索赔。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1:10:49
    1
  • ¥0.97
    杨康 律师
    这种情况可以报警,另外,如果能知道是哪个平台拨打的电话,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协会监管平台进行投诉举报。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1:12:22
    170
  • ¥0.97
    郑晓华 律师
    1. 继续固定证据: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您已经报警,接下来要与警方密切配合。 · 记录骚扰细节:整理一份详细的日志,包括每次来电的日期、时间、来电号码、对方自称是哪家机构、催收员姓名(如果有)、辱骂的具体内容、以及骚扰了您哪位同事。 · 获取证人证言:请您亲人单位的领导和接到电话的同事帮忙,留下书面证言或愿意出面作证,证明他们接到了此类辱骂电话。这是非常有力的证据。 · 调取监控录音:询问单位是否有座机的通话录音功能(很多单位前台电话有录音),或者是否有监控录下了当时接电话的情景和对话内容(这部分可能难度较大,但可以尝试)。 · 保存通讯记录:保留所有显示骚扰号码的截图和通话记录清单。 2. 与警方充分沟通:去派出所时,带上您整理好的所有证据。 · 明确向警方说明:亲人无行为能力、无负债、被多次骚扰、对方存在公然侮辱行为。 · 要求警方依法对骚扰者进行处理。如果对方行为构成侮辱、诽谤等,警方可对其进行治安管理处罚(如拘留、罚款)。 · 如果派出所认为情节显著轻微不立案,您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 3. 反向施压催收方:在警方协助或律师指导下,下次对方再来电,可以明确告知对方: · “机主已丧失自理能力多年,不可能借款。” · “你们的行为已涉嫌违法骚扰和侮辱,我们已全程录音并报警。” · “请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告知你的公司名称和工号,我们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你们和你们公司的责任。” · 通常对方听到已报警,会收敛很多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1:12:35
    3
  • ¥0.97
    徐同亮 律师
    我根据你的描述,是不是你亲人因为用的手机号,之前的人欠的债务。你可以先给公安机关报个警,同时你给对方说是不是联系错人了。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1:23:19
    59
  • ¥0.97
    秦惠芳 律师
    你好,这种情况建议收集好证据先报警解决。如果还有骚扰等行为的话,也可以通过法院诉讼。但是目前报警还是最快速的解决办法。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1:25:58
    1238
  • ¥0.97
    陈舒婷 律师
    15"
    自动转换:可以进行录音,保留好证据,其录音应当完整,并且可以问对方到底是谁确定对方的主体身份信息。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1:28:12
    16
  • ¥0.97
    吕海 律师
    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之规定,结合您介绍的基本情况考查,如果你方能够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可以就前述情形向法院提起诉讼。 ② 提示你方在提起诉讼前保存相关电话的录音以及接听电话人员的证言,以证明对方实施了侵权行为。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1:29:54
    243
  • ¥0.97
    崔常山 律师
    这种情况是可以考虑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的,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说明: - 证据收集 - 单位记录:让单位相关人员记录下催收电话打来的时间、频次,最好能有通话记录或记录通话内容。 - 同事证人:找接到过骚扰电话的同事作为证人,让他们出具书面证明或在需要时出庭作证,说明电话的内容和骚扰情况。 - 后续收集:如果后续还有电话,及时进行录音,或通过手机设置等方式记录短信等相关信息。 - 处理方式 - 继续报警:向警方详细说明情况,包括亲人的身体状况、无借款证据等,警方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骚扰行为进行处理。 - 投诉举报:可拨打银保监会12378热线或登录12377网络举报平台、12321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进行投诉。 - 起诉准备:若想通过诉讼解决,要先明确被告,可以尝试通过工信部官网的电话审批查询系统,输入催收电话前8位查到号码所属公司,以确定起诉对象。 - 联系网贷平台:如果能确定是哪个网贷平台的催收,联系平台要求其提供相关借款合同等证明,查看是否存在信息冒用等情况,同时要求停止骚扰。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2:17:35
    68
  • ¥0.97
    陈华明 律师
    1.录音取证是必要的,这样能够证明对方违法催收的事实,方便公安联系对方核实情况,也方便后续公安开局证明材料。 2.建议让公安查实到底是什么情况,具体是借款,担保,还是被人恶意填写名字进行诈骗,以方便你后续维权。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2:39:54
    145
  • ¥0.97
    苏斌 律师
    如果你现在已经报警,不用理他们了,也告诉接电话的单位,让他们别再打了,让单位也报警,由于现在警方没有直接的证据说明对方是诈骗,敲诈还是暴力催债?不论哪种情况,暂时都不要理他们,让警方处理就可以了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2:47:26
    10
  • ¥0.97
    宋成海 律师
    不认得的,可以不用搭理。以免被诈骗。如果不断的骚扰,影响生活的,可以报警处理。也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解决。提起诉讼,需要准备好本人的身份证,被告的户籍信息,工商登记信息,起诉状,相关的证据及复印件等材料。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2:57:12
    54
  • ¥0.97
    刘学勤 律师
    12"
    自动转换:你好,这个情况建议搜集证据包括录音,短信等证据,然后去派出所或者去银保监会投诉对方嗯。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2:57:28
    250
  • ¥0.97
    郑晅 律师
    可能打错电话了,不必为其生气,如骚扰,可报警。 我是郑晅律师,我是郑晅律师,我是郑晅律师,我是郑晅律师,我是郑晅律师,我是郑晅律师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2:59:46
    6
  • ¥0.97
    陈娜 律师
    如果对方冒充贷款平台或者债权人对你们进行骚扰,对方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严重的,将会构成诈骗罪或者催收非法债务罪,你们可以选择报警处理,可以用手机在旁边录音固定现场证据。假如对方说是贷款公司的话,也可以让对方说清楚他是哪个贷款公司,然后你们可以在网上去投诉举报对方,比如在12377网站上以及国家信息金融网站上进行投诉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3:02:36
    57
  • ¥0.97
    朱小方 律师
    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 证据收集: ​ 尽可能获取单位同事关于催收电话内容(包括辱骂等)的证言。 ​ 留意后续是否有催收方的短信、邮件等书面信息,保存好相关记录。 ​ 若后续催收方再打电话到单位或其他地方,及时进行录音。 ​ 法律途径: ​ 若确认是他人冒用信息或催收方违法催收,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辱骂、骚扰行为)、《民法典》(名誉权侵权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配合警方调查,若涉及诈骗或恶意催收,警方会依法处理。 ​ 其他措施: ​ 可向单位说明情况,避免因误解对亲人工作造成影响。 ​ 后续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防止被他人恶意利用。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3:03:03
    82
  • ¥0.97
    王伟政 律师
    对于你所讲的这种情况,要在收到对方的语音或电话时,及时的锁定证据,录音录像,并尽快提交当地的公安机关,由他们对查对方的信息追究期法律责任,并责令其停止侵犯,干扰正常生活。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3:04:49
    322
  • ¥0.97
    邵伟林 律师
    你好,可以按照骚扰电话处理,可以向12321骚扰电话投诉举报平台进行投诉,填写好具体事实情况后提交就行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3:06:10
    20
  • ¥0.97
    贺晓飞 法律执业者
    你好,这种情况可以报警处理,也可以把电话免提录音,要核实清楚啥时候,多少钱,啥平台信息,以便于以后维权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3:16:13
    8
  • ¥0.97
    何勇 律师
    82"
    自动转换: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4:00:04
    123
  • ¥0.97
    崔兵 律师
    这种情况有可能构成违法的骚扰,但是必须要有正确的能力和办法才行,否则反而容易被动,必须要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优秀的策略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4:19:27
    120
  • ¥0.97
    张广雷 法律执业者
    你好,看了一下你描述的情况,结合相关案例,建议你收集好证据,录好音,录好像,先报警,如果报警不成的话,可以把给你打骚扰电话的号码放到骚扰电话举报平台上,最后实在不行可以考虑起诉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4:23:30
    18
  • ¥0.97
    孙杭林
    你说的情况。可以获悉对方身份后,报警处理,向监管部门投诉,或者向法院起诉。可以不主动联系对方,对方联系时,可以询问其公司名称、借款详情等信息。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5:48:24
    499
  • ¥0.97
    张超 律师
    必要性问题,属于利益衡量,不是个法律问题。如果公安要求你取证,你可以打回去取证。否则,你就是录了音,意义也不大,因为你不知道对方信息,没办法起诉。可以跟单位商量,能否由单位以扰乱工作秩序为由报警,这样公安介入的可能性会大一点。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6:21:50
    128
  • 李国培 律师
    从法律角度分析,该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关于催收方行为的法律定性 1. 侵犯名誉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催收方在未核实情况、无证据证明亲人欠款的前提下,向其单位散布“欠钱不还”的言论并辱骂,属于以侮辱、诽谤方式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2. 侵犯隐私权与工作生活安宁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催收方未经允许向单位拨打骚扰电话,干扰了亲人的工作生活安宁,构成对隐私权的侵害。 3. 涉嫌违法催收与寻衅滋事 若催收方的行为情节较严重,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可能因扰乱单位秩序、寻衅滋事被处以行政处罚;若存在虚构事实诈骗的故意,还可能涉及诈骗罪(需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认定)。 二、证据收集与维权途径 1. 证据类型 ◦ 单位证明:可由亲人单位出具书面说明,载明催收电话的时间、内容、对工作秩序的影响等。 ◦ 录音证据:若用不常用手机号回拨并录音,需注意录音内容应清晰体现对方身份(如自称某平台催收)、催收事由(针对亲人的欠款主张)等关键信息,且录音过程需合法(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 ◦ 报警记录:保留报警回执及公安机关的处理意见,这是重要的维权凭证。 ◦ 征信报告:亲人已查询的干净征信报告,可作为自身未欠款的有力证明。 2. 维权途径 ◦ 向公安机关报案:以对方涉嫌寻衅滋事、侵犯名誉权或诈骗为由报案,由公安机关调查取证,追究其行政或刑事责任。 ◦ 提起民事诉讼:依据《民法典》,可向法院起诉催收方,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 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若确定是某网贷平台的催收行为,可向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投诉其违法催收行为。 三、关于回拨取证的建议 虽然回拨录音可能获取证据,但确实存在刺激对方加剧骚扰的风险。建议优先通过单位固定证据(如单位办公室记录通话、出具证明),结合报警记录、征信报告等形成证据链。若选择回拨,需注意全程录音,且在通话中理性核实对方身份、欠款事由(避免被对方引导陷入纠纷),同时注意保护自身个人信息安全,避免因回拨泄露更多隐私。
    展开 收起
    2025-09-19 19:10:55
    10
  • 马群超 律师
    你不打回去电话怎么知道具体情况,又怎么录音呢,既然要保留证据随后报警,那就打回去电话。前怕狼后怕虎不行的。你的私人手机怕后期骚扰,你可以找个座机打回去的或者求助派出所警察打回去了解情况。不要害怕,勇敢拿起法律武器!
    展开 收起
    2025-09-20 22:51:23
    2

点击购买表示您同意并接受《VIP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