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明昇
律师
你说的这个事情属于二手车商诚信问题,按照你说的情况来看你可以与对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话就只能起诉了。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虽然二手车交易量创新高,国家政策也在逐步放开,但是我国的二手车行业仍然缺乏相对完善的规范,行业内部信息不对称、诚信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二手车投诉主要集中于隐瞒车辆真实信息,比如,事故车佯装零事故、修改车辆里程等消费陷阱。之前中消协举了一个广州的案例:消费者王某于2016年5月13日向广州市源沁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二手汽车,购车时销售人员承诺该车实际里程数是53600公里。王某提车后去4S店保养时查出此车行驶里程已超过10万公里,与销售人员承诺的相差甚远。于是,王某到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消费者委员会分会求助。经查,源沁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未向消费者提供真实的里程数据,对汽车里程作虚假宣传。经区消委会调解后,源沁公司退赔给消费者5000元。同时区工商部门对此进行了立案,并对源沁公司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因此,你有权拒绝按揭捆绑保险
2013年底,消费者丁先生在安徽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轿车,购买时通过银行按揭贷款,分3年付款,销售公司要求到指定保险公司投保,并交纳续保押金1000元。后来消费者发现其保费明显高于其他公司,第二年开始便不再在销售公司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而是自己选择保险公司投保。现在保险期限已满,找销售公司退回押金时,对方以保险须在他们指定的公司投保为由拒绝。接到消费者投诉后,消保委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搭售保险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不能认为消费者违约。通过反复协商调解,汽车销售公司最终同意退还续保押金。
以上案例便是汽车金融类消费的投诉重点:部分经营者强制消费者在购车时必须在本店购买保险,强制贷款买车的消费者缴纳金融服务费等。还有的经营者私自规定,车主在按揭还贷期间,每年必须在店内续保,否则押金不予退还。另外还有商家收取按揭手续费,现在许多经营者开展零费率车贷的优惠活动,但零费率不等于零手续费,经营者售车时往往淡化两者的区别,导致购车纠纷。
作为消费者,在购车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具体条款后再签订合同,对一些不理解、有歧义、不合理的条款要和经营者落实清楚。
如何远离修车苦恼?
维修保养已经成为目前汽车投诉的重灾区,在车主日常保养过程中,如何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与困扰呢?
维修保养选择正规企业
随着汽车配件流通渠道的开放以及汽车维修技术信息的公开,日常的维修保养不一定要去4S店。作为品牌汽车官方授权的维修保养企业,4S店无疑是车主的首选。但如果考虑到4S店费用较高,也可以选择正规的汽修企业。
根据规定,现在的汽修企业按能力分为一、二、三类,一般按规定,企业都会在明显位置张贴资质类型,车主修车之前可先确认再选择。
修车后一般维修店都会出具维修清单、付款单据等原始凭证。车主一定要记得保留所有原始单据,不要随意丢弃,在付款时也要仔细核对维修清单内容和索要并保留必要单据。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查验所有单据上是否有加盖维修企业的公章。必要时要留存一些资料证据。车辆故障图片、发票、录音、视频等,要注意日常发现故障时要做拍摄和留存,以在后期投诉时具备更大的机会跟汽车厂商、维修店家进行谈判。
超过千元要签订修车合同
如果车辆出现比较严重的故障,维修单价在几千元以上,车主一定要事先与维修店签订维修合同。签订的合同中要约定清楚“维修项目、维修工期、维修价格、付款方式、付款时间、维修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等等内容的详细说明。以免在维修过程中产生纠纷,却无法提供当初约定的证明。如果车主不能确定高额的维修费用是否合理,就要多比价、咨询专业人士来判断维修内容是否合理。
尽量避免异地修车
车主在4S店或汽车修理厂修车时,最好不要离开车辆。如果不是过于复杂的维修,尽量避免汽车长时间放在修理厂,以免遇上质量问题责任难定。如果车辆在异地出现故障,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要异地修车。如果车辆损坏无法正常驾驶的话,也要确认维修店在投保的保险公司的许可范围,否则在保险理赔上将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