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被逼磕头,公然侮辱他人须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时间:2017-03-17 09:06:00 来源:秦立洋
收藏
0条回复

宪法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禁止任何方法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诬告陷害。其中,侮辱行为的范围很广,在日常生活中,言语失当,人身攻击引发口角的纠纷,强迫他人做出下跪、磕头或其他侮辱性的行为,这些行为都可以划分为侮辱他人的行为,人格尊严虽是无形的,却也是宝贵的,且侮辱行为一般发生于公众场合,毋庸置疑会给人们造成精神上的创伤与名誉上的损害,那么,公开侮辱他人须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呢?

 

快递员被逼磕头:情绪崩溃大哭 磕头可听清撞击声

 

因迟到2小时,快递被逼磕头道歉!根据警方搜证的视频内容, 快递员趴在地上痛哭失声,情绪几近崩溃。视频中,快递员不停向收货人磕头道歉,他的头不断撞击地面,还可以清楚听见撞击声。

 

快递员被逼磕头

 

3月12日台湾彰化员林一名快递员,因迟到2小时快递员被逼磕头道歉!据报道,有民众爆料,该名快递员是一名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当天因为公司调配原因才会迟到,但没想到遭到顾客拒收并辱骂、羞辱,过程长达10分钟,对方还踹人、拿木板痛殴,甚至逼着他下跪道歉。

 

针对此案,当地警方指出,原本预计货物抵达时间为12日上午8点至12点,但可能假日快递公司人力较短缺,该名大学一年级、年约20岁的曾姓大学生,由于需要沿规定路线先后送货,因此送货时间上有延误,直到下午约2点多才抵达。

 

因为 快递员迟到2小时,收取货物的夫妇俩为此大表不满,不但拒绝签收还出言辱骂, 快递员 先是不断道歉,但眼见对方得理不饶,他情绪也跟着逐渐激动,忍不住怒摔安全帽反呛“不然你是欠打喔?我知道你家住哪!”对方听闻此言怒气更盛,气得拿起身旁的木板痛殴,太太也出脚踹人,造成快递员额头红肿、手脚挫伤。

 

据报道,该名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平时半工半读非常辛苦,他强调迟到后已经不断道歉,但对方不但不领情,甚至还出手痛殴他,最后在被逼的情况下才下跪道歉痛哭。事后他已先行去验伤,但暂无提告打算。(中国青年网)

 

侮辱行为的界定标准

 

该顾客强迫快递员磕头并对其进行殴打辱骂,已经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侮辱行为。法律意义上的侮辱行为分为一般侮辱行为,即未达到侮辱罪的违法行为,和构成侮辱罪的犯罪行为,区分两者的界定标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构成侮辱罪的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侵权的侮辱行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相关规定,仅限于“造成一定影响”的侮辱行为。

 

二、行为的对象不同。侮辱罪的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民事侵权侮辱行为的对象可能为法人。《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法人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2款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诋毁、诽谤他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侮辱法人的名誉可以构成民事侵权行为,而不构成侮辱罪。

 

三、对行为人主观过错的要求不同。侮辱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而民事侮辱侵权的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也有过失。即民事侵权行为人只要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了对他人人格、名誉的损害,就应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

 

侮辱行为的法律责任

 

法律意义上的侮辱行为分为民事侵权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法律依据分别为:

 

一、 民事责任。从民事责任角度,根据《民法通则》第101 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根据《民法通则》第 134条的规定,结合侵害名誉权的具体特征,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二、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三、刑事责任。行为性质严重的话,可能构成侮辱罪,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46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最后,人格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公开侮辱他人的行为不仅属于道德规范调整的范围,也可能构成具有法律意义上的侮辱行为,公然侮辱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情节严重,给受害人带来损害结果,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不只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规范自身的行为,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前提下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纠纷要平等协商,不要采取过激行为,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可以请求第三方调解,还可以提起仲裁或起诉来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