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抽逃出资行为引发的法律责任

时间:2017-08-23 09:15:00 来源:韩智
收藏
0条回复

所谓的抽逃出资是指在公司验资注册后,股东将所缴出资暗中撤回,却仍保留股东身份和原有出资数额的一种欺诈性违法行为。该行为使公司资本虚置,非法地减少了公司实有资产,削弱了公司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严重影响到交易相对人的判断和交易安全。

 

抽逃出资行为的认定

 

我国的公司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对于抽逃出资都已经做了明确的规定,逃出资人将受到民事、刑事以及行政等多方处罚;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有以下几种:

 

其一,股东抽逃出资表现为: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将注册资金的货币出资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或者通过以其他未经审计评估且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其申报价值的非货币部分补账,从而达到抽逃出资目的的行为;或者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如用于出资的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等在验资完毕后,将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实物资产抽走的行为。

 

其二,抽逃出资还体现在以下内容。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或者在未提取法定公积金或者法定公益金的情况下,以分配利润名义提走;在利润分配上,采用利润“先分配”的方法,来代替按出资比例分配,从而以先分利润的名义达到抽逃注册资金的目的;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如通过伪造虚假的公司与股东间的基础交易关系,将股东出资的一部分划归股东个人所有的行为;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或通过对投资主体的反投资、捐赠、提供抵押担保等形式来掩盖其抽逃注册资金的目的。

 

抽逃出资责任

 

抽逃出资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与发展,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并且对于与公司进行交易的相对人来说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违反我国《公司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抽逃出资行为人要为其行为承担不利后果,其不仅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严重的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首先,在涉及到民事责任承担是,我国的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有着详细的规定。对于公司来说,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是对公司法人独立财产权的一种侵权行为,公司依法享有返还财产请求权,抽逃出资的股东应当向公司承担返还所抽逃出资,并支付按其抽逃出资的数额和时间计付利息的侵权责任以及赔偿由此给公司所造成的损失。

 

对于已经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可以根据公司章程之规定,要求抽逃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承担违约责任;根据《公司法》第152条之规定,在公司怠于行使其追偿权时,代表公司提起代表诉讼,要求将抽逃的资金退还公司。同时,对于债权人来说,债权人请求公司清偿债务,公司不能清偿的,债权人可以对抽逃出资且未予返还的股东提起诉讼,请求其在抽逃出资的数额及利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其次,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是一种严重侵犯公司独立财产的行为,我国法律不仅仅在民事上就该行为进行规制,如果股东的行为触犯我国刑法规定的,同样将受到刑事法律的制裁;诚信不仅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准则。股东作为公司的参加者,理应对于自己的行为负责,更应该将诚实信用作为自己的为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