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新建投资概念:也称“绿地投资”,从零开始,直接创建企业、新设分支构。
二、意义
(一)选择新建投资的意义:
1、有利面:
(1)选择余地大:项目筛选,投资规模,投资地点。
(2)衔接性强:国内生产活动延伸于国外,将企业本部的经营管理模式移植于国外。
(3)有利于实现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目标:生产规模和投资区位确定。
(4)有利于保持垄断优势:生产规模和投资区位确定。
2、不利面: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市场需求萎缩风险(投产前市场需求已经丧失或减少、未获得预期收益风险、未能完全收回投资风险)。
(二)选择新建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
1、积极作用:
(1)提高东道国生产资本(生产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的数量和实物资产的生产能力。
(2)提高技术水平。依靠先进技术,保持垄断优势。
(3)提高就业水平,新建必定新增就业。
(4)促进出口;新建多发生在经济高涨时期,除就地生产销售外,常常伴随返销投资国和第三国。
2、负面影响:对东道国的负面影响-直接面临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
(1)国有企业数量下降;
(2)国有企业就业员工数量下降。
三、新建方式的前提条件:
1、企业市场份额大;
2、东道国投资环境:相对稳定,落差小。(政治经济稳定)
四、新建多发生在经济高涨时期,而经济周期是客观现象:高低起伏呈波浪状态。
1、经济周期可分为四阶段:高涨 危机 萧条 复苏 再高涨 .
2、经济周期的趋势划分:
(1)下降转停滞趋势;
(2)停滞转上升趋势。
3、经济周期分析:
(1)上升时期:类似于发展中国家特征:
1)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2)发展中国家产能小;
3)适合新建方式。
(2)下降时期:类似于发达国家特征:
1)产品过剩-降价;
2)资金过剩-利率下降;
3)产能过剩-设备、厂房、土地降价适合并购。
五、外资在我国的新建投资因素:
1、企业税收优惠;
2、土地优惠;
3、进口设备免关税。
六、新建投资实施过程:
1、信息过程:国外市场情报收集分析。
2、决策过程:“禀议制”集体决策书面报告、相关人之间传阅并提出意见、上级裁定。
3、实施阶段:招投标、施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