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跨国经营?

时间:2017-04-21 16:53:06 来源:猎律网
收藏
0条回复

一、定义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贸易为目标,进行包括海外投资、营销在内的一切对外经营活动,即在资源获取、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开发目标的确立等方面,将企业置身于世界市场并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参与国际分工、国际协作和竞争等一系列经营活动。

二、类型

企业跨国经营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和面向海外经营的性质,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

1、资源确保型

一些企业为了取得本国稀缺的原材料等资源,直接投资于资源国进行生产开发,以确保廉价而稳定的资源供应。

2、市场开拓型

向海外投资经营的目的旨在开拓新市场,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覆盖面。

3、劳动力指向型

企业将劳动密集的产品生产或加工转移到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去,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来降低产品成本,获得比较利益,以谋取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4、贸易壁垒对应型

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平衡国际收支,保护本国经济,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为了绕过种种障碍,企业都将产品出口改为在国外投资办厂生产、销售。

5、技术指向型

通过到技术先进国家投资设厂的方式,利用当地科研机构和人才资源,获取国内难以得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

6、全球战略型

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为了以自己的优势称霸世界,采取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将企业的商品贸易、技术贸易、资本进出进行全球统筹,并根据不同的国际市场类型,采取多种发展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最佳的生产地区、销售地区和原材料供应基地。全球战略型,是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标志。

三、发展战略

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战略,如下:

1、市场经营战略

1)开拓阶段的特点。可考虑选择有利的目标市场,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突破口,注重出口产品的适应性,加强促销活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确定合理的国际销售渠道。

2)成长阶段的特点。可采取的战略措施是改良产品质量、品种、款式、进一步促进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寻找和开拓新市场,扩大产品的国际市场的覆盖面;在广告宣传方面,重点从介绍产品转向树立产品形象,争取创立名牌,从建立产品的知名度转向培养对产品的信赖度,保持老顾客,争取新顾客;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建立国外销售、服务机构,增加新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点,便利顾客购买及售后服务。

3)成熟阶段的特点。通常可采取如下的战略措施:实行出口产品多样化和出口地区多样化;在广告宣传上,重点转向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信誉,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建立和完善国际市场销售网点,并凭借企业雄厚的实力,通过对价格、促销手段以及其他市场营销因素的巧妙运用、合理组合,以求得到更大的销售额;发展国外投资,直接到国外建厂进行生产和销售,采用对外投资、技术输出、产品出口同时并举的方式,加速企业跨国经营进程,大大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2、技术发展战略

在不断扩大出口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替代,把出口创汇、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现出口、现引进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不断地采用新设备、新工艺,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不断地扩大出口创汇能力,从而形成出口创汇——技术引进——消化创新——扩大出口创汇——再引进消化创新这样一种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扩大机制,实现企业逐步由低级向高级的阶梯式跳跃发展。

3、组织进攻战略

建立和发展多种形式的企业集团,形成联合的整体优势,发挥集团的群体功能,改变势单力薄的状况,以达到共同占领国际市场的目的。这样做有利于在短期内迅速形成生产能力,扩大出口创汇,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产品的深加工程度,增加附加价值;形成一个有弹性的生产经营体系,适应国际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4、人才开发战略

人才开发包括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和培养人才等。开发适应跨国经营需要的人才,是实现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