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对外投资是指企业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或以现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方式向企业以外的其他经济实体进行的投资。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分散经营风险、加强企业间联合、控制或影响其他企业。
二、对外投资的目的
企业对外投资就是将资金投放于企业外部以分得投资收益。企业对外投资主要出于以下 目的。
(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二)优化投资组合,降低经营风险
(三)稳定与客户的关系,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对外投资的特点
(一)对外投资的对象多样化,决策程序比较复杂
(二)对外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差别较大
(三)对外投资的变现能力差别较大
(四)对外投资回收的时间和方式差别较大
四、对外投资的原则
(一)效益性原则
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必须考虑到该项投资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影响。
(二)安全性原则
企业必须在投资报酬和风险之间权衡利弊。所谓安全性原则就是投资能够按期收回本金和应得的投资收益。
(三)流动性原则
有的对外投资期限很长,一般不考虑在近期变现;有的对外投资,只是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闲置资金,这种投资就应当考虑其流动性,以便在将来需要现金时,能够及时变现。
(四)整体性原则
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是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投资必须服从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对外投资的目标应与企业总的经营目标相一致。
五、对外投资的内容
(一)对外投资按投资方式分:
1.股票投资,是以认购其他单位股票的形式,对其他单位所进行的投资;
2.债券投资,是以购买债券的形式,对其他单位所进行的投资;其他投资,是除购买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外,以其他形式对其他企业进行的投资。
(二) 对外投资按投资时间长短分:
1.短期投资,是企业购入各种能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2.长期投资,是对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有价证券,以及超过一年的其他形式的投资。
六、对外投资的程序
(一)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明确投资目的;
(二)认真进行可行性分析,科学选择投资对象;
(三)根据投资对象特点,正确选择出资方式;
(四)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投资资产的价值;
(五)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的监控,不断提高投资效益;
(六)认真评价投资业绩,及时反馈各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