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设计的关键是如何使防水构造做到科学、合理,同时应加强有关构造的设防,因为这些部位最易发生渗漏。在防水设计中一般应掌握以下几点:
1、功能与成本相结合的原则
目前,住宅建筑分为平屋面和坡屋面两大类。其防水构造一般是由结构层、找坡层、找平层、隔汽层、保温层、防水层、隔热层、保护层或饰面层等组成,并视具体情况有所取舍。从上述构造层次来看,屋面应具有承重、防水、保温和隔热等多种功能。应该说这些构造层次,在一定程度上都围绕着防水层而设置的,而防水层又覆盖或保护着其他构造层次。勿庸置疑,在屋面工程中,满足防水功能是主要的、第一位的。
按照系统工程观点,不仅建筑物可以作为一个系统,而且每一个分部项工程都可分解成子(分)系统,这样便于从整体(全部)出发,根据内部和外部,技术和经济等有关条件,进行系统综合评价,从而选择出适当而且可能实现的最优方案。因此使用哪种屋面形式或构造方案,都应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
一直困扰防水工程造价偏低的问题,不仅没有很好解决,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因此在防水设计中,一定要把功能与造价结合起来考虑。
2、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别悬殊,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尽一致。因此在考虑防水构造时,除了按各类防水等级、防水层使用寿命进行设防外,还应兼顾气候和地区的经济条件。作者建议,我国应按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及温和等5个气候区域(与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相一致),设置不同的防水构造。同时,防水层的构造和选用材料,还应与保温、隔热、节能、节水、绿化等多种功能相适应。
3、各构造层次相互匹配的原则
防水工程的构造层次应符合科学合理和相互匹配的原则。例如屋面工程,一般应将保温材料放在屋顶外侧,而将防水层置于内侧,这样在保证不渗漏的前提下,屋面具有最佳的热工效果。而符合这一要求的倒置式屋面在较长时间内未能得到大量推广,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性能优异憎水性好的保温材料。但随着硬质聚氨酯(PU)发泡材料成型技术的引进,这种状况会有所改变。
应该指出,在反对防水设计简单化的同时,也不能盲目追求层次越多越好。虽然每一构造层次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但如何合理配置应取科学态度。有些还要进行必要的试验、检测。分析了不少重点工程的屋面,发现存在一种构造层次重叠、复合防水材料搭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对整体功能无补且大幅度增加屋面重量的做法,应该引起设计人员的警觉。即使是国外设计的一些著名建筑,我们也不要盲从,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如有的屋面防水层,在三元乙丙橡胶卷材的上下两面涂覆丙烯酸防水涂料,这种“夹心饼干”的复合防水层其效果是值得商榷的。当屋面在长期紫外线照射下,丙烯酸涂料的拉伸强度会有较大增加,且断裂延伸率要大幅度下降(仅为原有材性的1/3左右),因此就不宜用于屋面防水层的表面,时间一长还会出现众多龟裂,极易引起渗漏。鉴于丙烯酸涂料在潮湿基面上有较强的粘结力,因此用它作为屋面基层处理的涂料还是可行的。总之,对卷材与涂料复合使用的问题,不仅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容性,还要根据各自材性,研究它们复合后的整体效果,最好有较长时间的工程实践与试验来证实。
4、注意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屋顶既是建筑物的第5个立面,又是城市的另一道风景线。因此各地的屋面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中统筹考虑。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如在空中俯视,既可看到一座发达、洁净、美丽的城市,又能看到造型各异的坡屋顶和色彩斑润的屋顶花园,体现出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建筑特征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