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遭业主维权 购买期房应防范哪些风险

时间:2018-03-13 10:10:00 来源:好律师
收藏
0条回复

楼歪歪、楼脆脆的现象屡禁不止,开发商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各种偷工减料,这样就致使购房者收到有质量问题的期房。近日碧桂园也遭多位业主维权,虽然这些业主并未收到脆脆房,但却是与宣传有巨大差异的房屋。

碧桂园遭业主维权:交房时精装修情况与宣传差异巨大

碧桂园前任CFO吴建斌近期撰写的《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以财务之眼看杨国强和他的地产王国》让向来低调的杨国强站到了镁光灯下,书中不仅阐述了“宇宙第一房企”独特的商业模式,也以生动的细节诠释了杨国强的成功之道。为避免这本书被过度解读,原著作者暂停了发行,但电子版却已经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甚广。

而最近爆火的碧桂园遇到麻烦事儿了。

江苏太仓碧桂园遭业主维权

3月8日,野马财经接到江苏太仓碧桂园48位业主的投诉,称其购买的商品房,在交房时精装修情况与宣传有巨大差异,涉及整栋7号楼108户居民。

业主沈先生称,2015年12月他在太仓碧桂园城央豪邸(太仓市城厢镇浏太路东亭北路1号)以100万元出头的价格购买了一套118平方米住宅商品期房,前期售房资料宣传的是精装洋房,而后来发现开发商在政府部门的备案却是毛坯房,业主提出异议后,最终开发商才答应把装修硬件加入品牌名称。

为了打消业主的疑虑,销售宣称样板间与实体房一模一样。2018年2月24日,沈先生接到开发商通知办理商品房交付手续,进房验收时却傻眼了。

和样板间相比,主卧多出一道横樑。而合同附带的户型平面图也没有标注此处多出的横梁,碧桂园和销售人员均没有提前告知消费者。

碧桂园遭业主维权:交房时精装修情况与宣传差异巨大

其次是,房间窗户大小与样板房不一致。实体窗户设计成小格状导致业主空调无法自行安装,维修不便,必须租用开发商物业空中吊篮才能作业。

碧桂园遭业主维权:交房时精装修情况与宣传差异巨大

再次,装修材料也与样板房出现了差异,比如灶台台面,样板间使用黑色材质,实物却不是。

对此,太仓碧桂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不满意可以退房。但是,由于2015年距今,当地房价已经大幅上涨,大部分业主不可能选择退房。

野马财经就“前期售房资料宣传的是精装洋房,而签定合同时发现开发商在政府部门的备案却是毛坯房”这个问题咨询了业内人士,一位在美好家高端定制的家装设计师称,这类现象是地产圈潜规则的一种,备案毛坯房销售精修房,地产商可以从中赚取更多的利润,但是这种精装修往往要比业主自己做装修的成本还要高。羊毛出在羊身上,精装修的价格已经加到总房价中了。

碧桂园集团相关人士对野马财经表示,江苏太仓碧桂园的样板间是临时搭建的样板间,并不是在楼宇中的实体样板间,与房间的情况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至于与样板间出现的一些不同,也均是经过碧桂园集团层面的招投标选取的供应商,质量不会存在问题。集团层面多次强调各地碧桂园需要如实向消费者告知房子的真实情况,至于太仓碧桂园为何会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目前还在内部调查了解。

一位在北京地产公司工作了14年的业内人士王毅对野马财经指出,在地产圈中,货不对板的事情屡有发生,中间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地产商的销售人员为了促成交易,夸大优点、故意隐瞒缺点的表达方式导致。

截至目前,已经有48户业主聘请了律师,提出索赔25%总房款(约25万)的要求。

王毅认为,就太仓碧桂园出现的这些货不对板的情况来看并不算太严重,因为安全性的要求,房梁无法做修改。至于台案颜色和窗户的问题,碧桂园按照业主的要求修改成本也超不过每户1万元。所以,业主的索赔金额太高,碧桂园很难同意每户25万元的赔偿金额。

王毅还提到,对于地产商来说,如果因为遇到维权就轻易让步,一定程度上也会助长这种业主和企业博弈的行为,这也是企业不愿意见到的。

碧桂园集团相关人士称,正在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与业主沟通协调此事,相信事情会得到妥善解决。(节选自中国网)

购买期房应防范哪些风险

碧桂园之所以遭业主维权,是因为购房者是在房屋完工甚至是拿到房屋之后,才知道有关房屋的真实信息。而开发商一开始就掌握着大量房产的实质性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风险,而购房者在购买之初能做的只是了解这些风险并加以防范。具体的风险有:

1、房屋质量风险

在期房投诉中有关房屋的质量问题一直位居首位。由于消费者在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协议时,自己所购买的房屋还没有成型,不能看见房屋的实际情况(即便房屋交付后,对一些隐蔽工程质量问题也难以发现),因此,消费者经常会因为房屋质量问题和开发商发生纠纷。一些开发商为追逐最大利润,使用劣质材料或者是偷工减料,随意降低工程质量标准,以致造成地基下沉,屋顶漏雨(水)、管道渗漏等严重的质量问题,给房屋质量和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2、面积缩(涨)水风险

有些开发商为了谋取最大的商业利益,在进行实测时,有意改变建筑面积、加大公摊面积,并且不明示公摊面积的数量和计算方法,以致商品房实际面积与销售面积严重不符。

3、虚假广告宣传的风险

开发商的售楼广告经常是美丽动人的,如果仅凭售楼时开发商所作的宣传买房,可以肯定地说多数时候都会令人感到失望。人住以后就会发现,开发商交付的房子与其宣传的房屋品质大相径庭。因此,如果对自己所购买的房子有环境、配套设施等社区品质方面的问题有特别的要求,并因此而选购开发商所宣传的房子,就一定要在合同中对相关事项做出明确的约定,否则,以后发生纠纷就会在证据方面出问题。

4、规划变更的风险

开发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在配套设施、绿地、容积率、环境设施等方面随意改动,将小区中本是绿地的地方改做他用,有的加建新楼,有的变成了停车场。为了规避责任,开发商在与消费者签署合同时,往往对这些问题不做约定,或者有的是在约定中设置陷阱,有的甚至拒绝约定,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5、定金风险

在期房销售中,多数开发商并不是直接出示购房合同,和购买者直接签署购房合同,而是先签订购房协议、预售协议,在收取几千、乃至几万元定金之后再给消费者看合同、签合同。这时,如果消费者不满意开发商提出的交易条件(合同条款),开发商就拒绝退还定金,致使消费者陷入被动,蒙受损失。

6、产权风险

产权是所购商品房重要的法律依据,实践中总有一些开发商以各种借口拒绝、拖延办理产权证,致使许多消费者入住后迟迟拿不到产权证。出现这些问题大约有以下几种原因:开发商不具备开发商品房的资格(资质)、没有办理合法手续违规建房、将房屋抵押、以划拨土地或集体所有土地等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土地来开发商品房,以致无法办理产权证。

7、合同以及合同条款无效的风险

消费者因为信息不对称,法律和合同知识缺乏,导致对合同条款中存在的违法问题无法察觉,以致在发生纠纷时被法院判定合同无效;还有一种情况是不认真审查合同条款,还没有搞清条款含意就草率签字,从而在发生纠纷时,使自己陷入被动,而遭受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8、延期交房的风险

实践中,因为开发商的资金问题(开发资金不到位、抽逃资金、挪用售房资金等)、工程管理问题等原因,有大量的迟延交房、甚至不能交房的事件发生,以致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大多数人买房是以居住为目的,但现在的开发商良莠不齐,有的开发商建造的房屋有质量保证,而有的则没有质量保证。所以购房者在购买之初一定要谨慎小心,切不可被“售楼小姐”的花言巧语所骗,若真遇到质量问题的话也要记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http://www.haolvshi.net/)请律师(http://www.haolvshi.net/)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