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的处理方式

时间:2018-10-27 17:00:00 来源:法律爱好者
收藏
0条回复

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交通事故,很多肇事者会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看情况不妙,就会选择在第一时间进行逃逸,不希望自己被抓,也不想做牢,甚至有些人班来就贫穷,根本没有能力承担责任,但是有一些事故,并不重大,只是车辆损毁,但是对方肇事者却逃逸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己方只是车辆损毁,但是对方肇事逃逸,

在造成了交通事故之后,若造成了对方的车辆损毁,但是肇事者逃逸,在没有伤亡的情况下,会按照一下几种规定来处理: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中的九十九条,具有下列的行为之一,将会由当地的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部执行对其处以最低200元,最高2000元的罚款。

1.如果肇事司机没有取得机动车的驾驶证和机动车的驾驶证已经被吊销的,或者是机动车的驾驶证已经被暂扣的,在这段期间行驶机动车的。

2.肇事者未取得驾驶证,但是车辆的主人有驾驶证,即将自己的机动车转交由驾驶证被暂扣或者吊销,甚至根本没有驾驶证的人驾驶的。

3.肇事者驾驶机动车量发生过了交通事故,然后逃逸,但是并没达到构成犯罪标准的。

4.在驾驶机动车的时候,行驶的时速超过了限定时速的50%的。

5.被强迫驾驶机动车,并且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按照要求驾驶车辆然后造成交通事故,但是情节没有构成犯罪的。

6.肇事者驾驶车辆强行通过不允许通过的道路,或者检查的道路,不挺他人劝阻,违反了交通管制的。

7.在道路上私自涂改交通设施,故意移动和损坏交通设施的,但是并不构成范围,只是造成危险结果的。

8.在驾驶途中进行非法的扣留车辆,非法的拦截他人车辆,并且不听他人劝阻的,造成了他人的财产损失或者交通堵塞的。

在以上行为中,有违反第二项和第四项中其中的一项,就会被吊销驾驶人的机动车驾驶证。

在以上行为中,有违反第一项,第三项或者第五项到第八项中情形之一的,就会被并处15日或者以下的拘留。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