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成语叫“父债子偿”,很多人认为,父亲欠下的债由子女偿还,天经地义。但“父债子偿”是否具有法律依据呢?父债子还,天经地义,其实这句话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虽然父债子还在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和法律传统根源,但是有一些特殊情况,法律是支持父债不用子还的。
法律上,父亲和成年子女是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各自享有不同的权利,承担不同的义务,他们各自的财产也是独立的。而债权作为一种典型的相对权,只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效力,原则上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之关系不能对抗第三人。债务债权具有相对性但不具有继承性。
父债不用子还,那么被借款人不是要吃了哑巴亏,别急,其实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被借款人有权像借款人的孩子讨要款项。
父债子还需满足的条件
1.是父母子女间的法定继承权还有效存在;
2.是儿子继承了父亲的遗产;
3.是债务的价值小于遗产的价值。
也就是说,只要子女继承父母的遗产价值超过债务,那么就可以成立父债子还。
子女继承了父母的遗产,债务应如何偿还?
继承人(子女)继承了父母留下的遗产,倘若被继承人(父母)还遗留有债务,那么继承人需先行还清了债务,才可以进行财产分割。
总结:先还债,后分割遗产。
被继承人所留遗产实际价值超过遗留债务,如何偿还
如果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即实有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那么继承人是不用负清偿责任的,法律上也没有规定,不足部分有偿还义务,除非继承人自愿偿还。
总结:债务的清偿只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不足部分没有偿还义务。
继承人放弃继承遗产,则无需偿还被继承人生前留下的债务
也就是说,如果继承人放弃了遗产的继承,那么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留下的债务,是没有清偿责任的,所以父债子还的事情,并不一定会发生。
总结:子女放弃继承遗产,则无需偿还父母生前债务
必须父债子还的两种情况
1.父母的借款是用于家庭成员的共同生活
如果父母所借款项是用于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那么这笔债务,就不能被认为是父母的个人债务,应当由家庭成员共同偿还。
2.子女不尽赡养义务
如果是因为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破势父母为了维持生活而借债,则不论债务大于还是小于遗产,子女都要承担其清偿债务的义务。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