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侵权是违法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名誉权,肖像权,财产权等权利,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受害者就可以寻求法律的帮助。但是,在夫妻之间,很多的权利就会混在一起,比如财产权,人身权,肖像权……
夫妻结婚之后,婚内的工资,奖金都会成为共同财产,这个时候一方使用共同财产,就不属于侵权行为,那么,婚内的哪些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呢?
什么是婚内侵权?
也就是说,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不法侵害配偶另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利,因此造成对方的人身、财产乃至精神方面遭受损害的过错行为。
婚内哪些行为会构成侵权行为?
行为一:侵害对方财产权
在一般情况下,侵害人身权的同时也侵害了对方的财产权。
在我们的实践生活中,侵害财产权的行为主要有隐藏、转移财产、虚构债务、不合理的大额支出、擅自处置夫妻财产等方式。
通过这些方式使对方在离婚诉讼分割财产时少分、不分财产,甚至使对方背负巨额债务,这样就属于婚内侵害对方财产的行为。
行为二:侵害对方人身权
侵害人身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殴打对方当事人,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名誉,强制性行为或拒绝履行夫妻性生活义务等方式,因此使当事人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此类行为就侵犯了对方的人身权。
行为三:违背夫妻双方的忠实义务
在我国的《婚姻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该履行互相忠实的义务。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方以欺骗,隐瞒的侵权侵犯了对方的权益,也属于婚内侵权的行为。
受到婚内侵权应该怎么办?
在我国的《民法通则》中规定,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停止侵害,2.消除影响,3.恢复名誉,4.赔礼道歉,5.赔偿损失。
因此,如果夫妻中的其中一方侵犯了对方的合法权益,侵权的一方就需要承担责任,不能因为双方是夫妻,夫妻之间的行为就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就算是夫妻有侵权行为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另外,在一般情况下,婚内涉及隐藏财产,转移财产,虚假债务,在离婚的时候迫使对方少分财产,不分财产,甚至使对方背上债务,就属于婚内侵权的行为,婚内对对方使用暴力或者是损害对方名誉,摧残对方的身心健康,夫妻之间不忠诚,都属于婚内侵权行为。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