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大家都知道我国有一部《未成年人保护法》,因为未成年人尚没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因此,未成年人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但是,如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比比皆是,很多人因此也表示惶恐,如果未成年人保护法成为了未成年人的“免罪金牌,”那么未成年人是不是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犯罪了?
在发生了交通事故之后,往往都存在一些损失,肇事者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肇事者是未成年人,应该怎办呢?
未成年人犯交通肇事罪怎么办?
1.按照我国的《刑法》中的相关规定来看,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于交通肇事虽不负刑事责任,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同时,其家长或监护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加以管教。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未成年人交通肇事,需要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的责任。
在我国的《民法通则》中第一百三十三条有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该怎么界定?
按照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的第十一条与十二条中的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由以上的规定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有一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交通事故中的未成年人作为肇事车主,未成年人需要承担对受害者的民事赔偿责任。
另外,因为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诉讼的过程中,受害者还需要将未成年肇事者的父母一同追加为被告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承担此次事故的赔偿责任。
但是,如果未成年人已经年满十六周岁,还未满十八周岁的话,如果情节严重,也有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