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的保护形势

时间:2019-01-27 17:00:00 来源:法律爱好者
收藏
0条回复

在科研类公司工作的员工应该都知道,在进入此类公司的时候职工需要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主要规定职工在用人单位工作不得向外泄露公司的机密,如果因为职工泄露了公司的重要信息,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职工就需要向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协议中还会规定,就算劳动者离职之后也不可以泄露公司的重要信息,不可以从事同行业的工作,防止竞争者挖墙脚,给公司带来不利,其实,商业机密也有一定的保护期限,那么 ,保护期限是多久呢?

什么时候商业机密保护期?

按照我国的《合同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和劳动者对单位的忠实义务,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属于法定的义务,权利人与义务人即使没有约定保密期限,只要该项商业秘密未被公开,仍然具有经济价值,则知悉该商业秘密的单位和个人就应当继续履行保密义务,一直到该项商业秘密公开为止,都是商业机密的保护期。

如果当事人与用人单位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

商业机密应该怎么保护?

保护商业机密主要有以下三种保护形式:

形式一:与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也就是说,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后,在今后的两年内,不得在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或是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就业,劳动者本人也不能自己开业生产、经营同类产品。

形式二:加强管理

有一些商业秘密的泄漏,是因为不注重废旧秘密载体的管理,除了正规的文件、资料外,商业秘密还普遍存在于废旧电脑磁盘、办公废纸以及工业垃圾等废旧载体中,最易被忽略。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管理和清理,减少资料外泄的可能。

形式三:投诉

在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第二十五条规定出了相应的行政责任,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因此,如果用人单位的商业机密被侵犯之后,用人单位可以收集好机密被侵犯的证据。向县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按照以上的规定,商业机密保护是很多企业为了防止员工泄露公司机密信息,防止竞争单位窃取公司机密而设立的保密协议。

对于商业机密的保护期,如果企业与员工没有约定,只要机密信息还有经济利用的价值,并没有被公开,员工就应该遵守保密的约定。如果企业与员工有约定商业机密的保护期按照约定即可。

为了防止有员工泄露机密,用人单位可以与员工签订竞争限制协议,在员工与用人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之后,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不可以从事相关的竞争行业,如果机密被泄露,企业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