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解读稿

时间:2016-12-09 14:01:35 来源:猎律网
收藏
0条回复

一、起草背景

当前,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政府不仅重视国内的环境保护,把坚持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同时也重视企业"走出去"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走出去"的企业和境外合作项目,要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十八大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步伐明显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数量、规模和领域增加,对中国和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今年1月底,中国企业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95亿美元。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过程中,中国企业普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能认真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但也有的企业对在境外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不足,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必要的指导。

为与各国共同应对环境保护的挑战,指导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对外投资合作可持续发展,我们会同环境保护部在借鉴国际经验和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制定了《环保指南》。《环保指南》的主要精神是倡导企业树立环保理念,依法履行环保责任,要求企业遵守东道国环保法规,履行环境影响评价、达标排放、环保应急管理等环保法律义务,同时鼓励企业研究与国际接轨。

二、工作意义

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环境保护的引导,有助于与东道国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共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东道国可持续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环境保护的指导,有利于帮助企业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加快融合进程,既实现自身长远发展,也促进对外投资合作可持续发展。

"走出去"是企业行为,政府部门的责任就是服务和指导。《环保指南》是政府部门首次对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行为进行的方向性指导,体现了政府部门"寓管理于服务"理念,也是构建对外投资合作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三、《环保指南》主要内容

本《指南》共22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明确指南的目的。发布《环保指南》的目的是指导企业规范环境保护行为,引导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支持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环境社会责任。《环保指南》倡导企业尊重东道国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保障劳工合法权益,积极履行环保责任,树立环境保护理念,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开展合作,实现自身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建设环境管理制度和污染预防。《环保指南》从建立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员工环保培训、环境影响评价、生物多样性、社会影响评价、达标排放、环境监测要求、环境尽职调查、危险废物管理、环境事故预防与应急、生态恢复、清洁生产、绿色采购等方面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四)加强沟通与环保宣传。《环保指南》明确,鼓励企业定期发布本企业环境信息,公布企业执行环保法律法规计划等,同时要加强与政府沟通、加强与公众沟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

(五)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环保指南》鼓励企业与国际接轨,研究和借鉴国际组织、多边金融机构采用的环保原则、标准和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