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境外投资
根据商务部颁布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所谓境外投资是指在我国依法设立的企业通过新设、并购等方式在境外设立非金融企业或取得既有非金融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等权益的行为。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时,一般会经历规划考察、尽职调查、谈判及签署法律文件、实施项目等步骤。
1、初步规划考察。企业首先应当结合目标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形势、市场准入、劳动及税收等方面对投资风险进行总体评估,选择交易结构。同时,由于目标国家的法律可能与我国不尽相同,所以要特别注意诸如反垄断审查、财务处理等问题。
2、尽职调查。在完成了初步的考察后,如企业决定进行海外投资,则聘请目标国律师配合尽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法律、财务、税务、知识产权、劳务、合规及投资目标优势领域等多个方面,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并适时重新评估投资风险,也为后续谈判及起草文件提供依据。
3、谈判及签署。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是执行阶段,就涉及的主要协议内容,包括标的、价格、交割、保证与陈述、违约责任、适用法律及争议解决等问题作出起草规定。
4、项目实施。该阶段主要是通过我国和目标国政府的批准,其中我国对于企业境外投资的审批主要涉及到发改委、商务部和外管局三个部门。发改委方面主要就项目核准权限、登记、备案、信息报告等方面予以审核管理;商务部对境外投资项目的地点的投资环境、投资导向、履行国际协定等方面予以审核;外管局则主要负责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登记及资金汇出的核准。
二、境外投资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对拟投资国家和地区对外商的投资政策和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市场状况、消费特点、产业竞争力等进行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法律法规的了解,一般国家对大规模的并购都有警惕的心理,主要是利用反垄断方面的立法对并购加以限制;而对外资投资建厂则采取欢迎的态度,甚至有优惠的政策。例如美国对境外投资建立中小企业就有鼓励政策。
2、要选择熟悉国际金融、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机构有能力的专业人士,作为自己的委托机构和相关业务的代理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金融、法律、财会体系,由于中国企业境外投资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人员的局限性和各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差异,中国企业(包括一些特大型企业)一般还不可能拥有熟悉投资目标国家或地区各种有关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借用外力都有一些专业的机构和人才可供企业选用,关键是在委托之前要对被委托机构和代理人的资质、能力和信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才能避免出现用人(机构)不当或上当受骗的后果。
3、应有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到外国(地区)投资,其经营要受到该国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除了要在投资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外,还要预先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防范风险的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办法是办理投资保险与担保。一般的做法是:投资者向保险机构提出保险申请,保险机构经调查认可后接受申请并与之签订保险单。投资者有义务不断报告其投资的变更状况、损失发生状况及每年定期支付费用。当风险发生并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后,保险机构按合同支付保险赔偿金。对于可能出现的经营环境风险,在投资前可与投资所在国(地区)政府签订有关投资的特许规定加以防范。
在对外投资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国别、合作伙伴,如何按照当地法律要求进行经营活动,以及跨文化交流史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境外投资已经发展多年,但是现阶段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很多企业都还具备拥有熟悉投资目标国家或地区各种有关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常常在项目考察阶段就因为专业能力限制做出错误判断。进行境外投资,一定要选择好人才,做好尽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