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按钮

详情

-药品安全拟建立“黑名单”制度-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就《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产销假劣药情节严重的等8种情形将入“黑名单”,受到重点审查、重点监管。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受到行政处罚的严重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纳入“黑名单”的8种情形,其中包括:生产销售假药或者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情节严重的;在申请相关行政许可过程中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的;采取其他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相关行政许可、批准证明文件或者其他资格的;导致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的;在行政处罚案件查办过程中,伪造或者故意破坏现场,擅自动用查封扣押物品的;因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刑事处罚等。

征求意见稿明确,生产销售假药或者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人员,也应当纳入“黑名单”。

在重点将严重违法生产经营者列入“黑名单”的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也鼓励各地对日常监管中所有违法行为的情况予以记录、公布,完善监督制度,从而将纳入“黑名单”的严重违法者与一般信息公开的违法行为作出严格区分。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分享到:
新浪微博 人人网 QQ空间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