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哪些?行政行为效力要件是什么?
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哪些?行政行为效力要件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理解行政诉讼是指民告官,可能觉得比较困难,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行为肯定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具体来讲行政行为的效力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不是特别清楚。现实中一些人可能会对行政行为的可诉性存在着偏激的认识,觉得只要是行政机关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便视为违法的、是可诉的,但到法院立案时往往会碰壁,事与愿违。因为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是要明确、细化、具体,所以我们在申请行政诉讼时就需要多加准备,尽可能详细地去描述行政行为不合理性,那么我们首先应该了解行政行为效力的相关知识。接下来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
一、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哪些?
(一)公定力
公定力主要为如果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相关的当事人都应当先加以遵守或服从。
(二)拘束力
行政行为的拘束力表现在行政行为成立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有关人员或组织必须遵守、服从。
(三)执行力
行政行为的执行力表现在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
(四)确定力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表现在对于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现举例说明:比如某人违反了相关行政法规,给与罚款处罚。
公定力:一经行政机关做出,该处罚决定就推定为有效。
拘束力:此人可以复议、诉讼,但是如果该行政行为未被撤销,相对人就得遵循。
执行力:如果此人不缴纳罚款,就会存在一个行政强制的问题。
确定力:此人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许可,如果通过合法的程序申请到,那么行政机关不得随意变更、撤销、收回,除非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但也必须给相对人予补偿。
二、行政行为效力要件是什么?
(一)主体合法
所谓主体合法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二)权限合法。行政主体必须是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
(三)内容合法。行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根据,行为有明确的依据,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行为必须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
(四)程序合法。行政行为主体实施行为,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五)意思表示完全真实。对于单方或者双方行政行为,则行政相对人必须完全、真实地反应其本意,不能在有重大误解和受欺诈、被胁迫的情况下作出。
以上为“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哪些”以及“行政行为效力要件是什么”的相关内容,行政行为作为行政机关经常运用的一种社会管理手段,其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其相关法律知识也相当重要。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