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胎儿民事权利是什么?胎儿能否继承遗产?

时间:2021-04-07 来源:法律投稿
收藏
0条回复

民法典的规定几乎涵盖了一个人生老病死的全过程,甚至是未出生的胎儿。胎儿尚未与母体分离,不是独立的自然人,不能依据民事权利能力的一般规定进行保护。因此,《民法典》从法律上明确胎儿在特定情形下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民法典对胎儿的权益进行了扩充,进行了特殊规定。

 

一、民法典规定胎儿民事权利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民法典》第十六条规定“涉及”“胎儿利益保护的”“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特定情形时“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就是有限地承认胎儿取得部分民事权利能力,是对自然人保护的重大突破。

 

对《民法典》第十六条的理解,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胎儿只享有部分民事权利能力,且只依法享有民事权利,不承担民事义务。

 

2.胎儿利益保护范围相较原《继承法》有所扩大,不仅包括了遗产继承,也包括了接受赠与,同时还以“等”字进行兜底。这个“等”字,理论界认为还包括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抚养损害赔偿请求权及身份权请求权(如非婚生胎儿对其生父的认领请求权)等。

 

3.胎儿取得部分民事权利能力以娩出时为活体为条件。如果胎儿娩出时为死体,则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4.胎儿行使相关权利的时间为其出生后,再向前追溯至胎儿发育期间的相关权利。

 

二、胎儿能否继承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设立了胎儿利益特别保护制度,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时,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有继承遗产的资格和权利。但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自始不存在。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规定胎儿民事权利是什么?胎儿能否继承遗产?”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请关注好律师网物权制度法律专题栏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相关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相关知识推荐

评论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返回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