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规定的内容有哪些?

时间:2020-08-20 来源:法律投稿
收藏
0条回复



民事诉讼法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产生的诉讼关系。民事诉讼的任务是通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争议,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民事诉讼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解决的是私权利之间的纠纷。

民事诉讼牵涉到的主体是平等的,而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这是由它们的根本属性造成的。

在主体方面,民事诉讼的主体是相对不确定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其权利义务归属不同可成为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与被告,同时这种原、被告也可以由于反诉的存在而相互转换。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中,法院和当事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解决民事争议,确定民事实体权利义务以及民事责任的归属而展开的。至于行政实体法律关系,其客体是行为和物,(包括精神财富)。当事人的一切活动是围绕实施某种行为或取得某种物而展开的。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法院和当事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解决行政争议,确定相应行政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是适当还是显失公正,是应予以撤销、变更,还是应予以维持展开的。

民事诉讼中的主体具有可变动性,双方当事人都有起诉、反诉和撤诉的权利,在处分权上,民事诉讼的主体享有很强的自由性,这体现在起诉的不同阶段当事人都可以按照自由意愿变更或者调整自己的诉讼请求,这在民事诉讼法中可随处体现。因为民事诉讼所根源的民事实体权利义务关系是以平等、等价、有偿为原则的,实体关系的平等导致和要求诉讼关系的同样对等。因此,在民事诉讼关系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无论是起诉、举证、辩论和判决的执行,法律对双方当事人的要求都是同样的。

在客体方面民事诉讼的客体是权利义务,通常表现为、智力成果和物等。而行政诉讼的客体是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

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归属于提出主张的当事人,即谁主张谁举证。《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样举证倒置主要是由于原、被告客观地位与条件的不平等,相反民事主体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因此在举证责任方面两方都应承担相应的义务。行政诉讼法中也有例外,行政赔偿或者行政不作为的诉讼中,原告承担举证责任。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民事与行政案件的起诉期限是不大一样的。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审限延长审批也是不一样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六个月未审结的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简易程序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民事诉讼法涉及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的权利义务因案件比较复杂,调整这些权利、义务需要更多的时间,不然将引起社会稳定问题。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只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是为了不影响效率只能减少时间,及时解决行政争议,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行使行政职权。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相关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相关知识推荐

评论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返回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