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时效解析 行政诉讼期限
行政诉讼时效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上述“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首先,知道行政行为客观发生。行政行为客观发生,是我们最直接的感官体验。比如,房屋被强拆,我们在场的,强拆当时即知晓该强制拆除行为发生;不在场的,事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或者通过他人转述得知,都视为知道行政行为发生。另外要明确知道行政行为的实施主体,才可以称得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最长起诉期限自此开始起算。
2、上述“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的确定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也是在全面知悉行政行为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的。对于行政行为发生之时就知道实施主体但未被告知诉权及起诉期限的,从事后得知诉权及起诉期限起计算6个月,即使无从知晓的,法律也推定其在事后第6个月知晓,并开始计算起诉期限。对于事后知道行政行为内容的,从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时按前述规则起算。
3、起诉是否超过起诉期限的举证责任分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由此可知,起诉是否超过起诉期限的举证责任在行政机关。但该规定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不用证明自己起诉在法定期限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九条规定,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且无时效中止情形的将被驳回起诉。故对于超过法定1年才起诉的,务必要积极举证,才能确保案件进入实体审理,争取最终胜诉结果。
行政诉讼期限:
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中止诉讼(审理)至恢复诉讼(审理)的期间等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