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诊所和医生发生纠纷怎样确定各自法律责任?

时间:2020-07-10 来源:法律投稿
收藏
0条回复


患者在诊所和医生发生纠纷,医生“正当防卫”一审判刑一年,二审法院改判无罪

案情介绍

患者与诊所医生发生纠纷,医生在被打过程中反击导致患者骨折。一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医生承担刑事责任,并附带民事赔偿。医生不服判决提出上诉。2019年5月10日,河南省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该案,撤销一审判决,判处医生无罪且不承担民事责任

患者叶某未带钱去村诊所找医生王某结算以往看病费用,两人发生争吵、厮打,叶某被他人劝离诊所十余分钟后,又突然返回诊所小跑冲向王某抬起右脚跺王某,王某侧身躲避用手抓住叶某右脚将其掀到,致叶某摔倒在附近的电动车上造成左腿腓骨骨折,轻伤二级。王某家属拨打120将叶某送医并支付其全部住院费用。一审判决医生王某有期徒刑一年,赔偿患者叶某1.3万余元。

二审法院审理结果

二审认为,患者叶某在争执厮打被他人劝离诊所后再次从诊所院外小跑冲向医生王某,并用突袭踢跺王某的行为,属不法侵害。医生王某为使本人人身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没有侵害叶某的故意,具备法律规定的正当防卫的条件,虽致他人轻伤,但防卫手段、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亦未造成重大伤害,属正当防卫,无罪且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二审认为,患者叶某在争执厮打被他人劝离诊所后再次从诊所院外小跑冲向医生王某,并用突袭踢跺王某的行为,属不法侵害。医生王某为使本人人身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没有侵害叶某的故意,具备法律规定的正当防卫的条件,虽致他人轻伤,但防卫手段、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亦未造成重大伤害,属正当防卫,无罪且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不必苛求每一次防卫如教科书般精准。

医患纠纷,一人受伤,构成故意伤害似乎水到渠成但是,孰是孰非在法院判决中却发生“逆转”:不是互殴,而是正当防卫。在最敏感的领域,司法用最笔直的态度,直面社会最关心的话题。如果苛求每一次防卫行为,都有如教科书案例一般标准精确,那就难免废置了规则,荒凉了人心。

这份为公道“撑腰” 的判决表明:为百姓负重者无需忍辱,为众人抱薪者无需自弃。僵硬与宽纵都不是实现正义,分清是非方显法治底力。这一次,裁决结果不是“你有罪”,而是“你做得对”。因其刚直,故成温柔。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相关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相关知识推荐

评论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返回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