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制度包括哪几种?工资支付的依据有什么?

时间:2020-06-20 19:12:07 来源:法律投稿
收藏
0条回复

企业在确定员工工资制度前,要知道有哪些基本工资制度。根据不同业务性质和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来设置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才能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工资制度包括哪几种?

 

在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根据薪酬支付依据的不同,有岗位工资、职务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以及薪级工资等薪酬构成元素。通常,企业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为主要形式,其他为辅助形式。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工资制度形式:

 

1、 依据岗位或职务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工资制或职务工资制;

 

2、依据技能或能力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技能工资制或能力工资制;

 

3、依据绩效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如绩效工资制、计件工资制、提成工资制、承包制等;

 

4、依据岗位(职务)和技能工资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技能工资制或职务技能工资制;

 

5、依据岗位(职务)和绩效工资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绩效工资制或职务绩效工资制。

 

选择并确定工资制度形式是很关键的,这体现着公司的价值导向。

 

二、工资支付的依据有什么?

 

研究薪酬的首要问题,是为什么给员工支付薪酬,应该依据什么给员工支付薪酬。对此有很多理论,比如薪酬决定理论、薪酬差别理论、薪酬分配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上述问题或多或少都有阐述。依据什么给员工定薪是个实践性命题,每个企业都要作出选择。

 

薪酬支付依据是指单位依据什么向员工支付薪酬。薪酬支付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员工的岗位,员工的职务,员工的能力,员工的业绩等。

 

(1)依据岗位付酬

 

依据岗位价值付酬是大多数公司采用的方式,岗位价值体现在岗位责任、岗位贡献、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等方面。

 

(2)依据职务付酬

 

依据职务付酬是依据岗位价值付酬的简化,它能体现不同职务等级间薪酬差异,但它不能体现同一职务等级、不同岗位的薪酬差别。职务和岗位的区别在于,岗位不仅体现层级还要体现工作性质,如财务部部长、市场经理等;而职务一般只表达出层级,不能体现工作性质因素,如科长、部长、主管、经理等。

 

(3)依据能力付酬

 

依据能力付酬是现代薪酬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不给能力强的员工更多的劳动报酬和发展机会,企业一定无法获取竞争优势。

 

(4)依据业绩付酬

 

依据个人、部门和组织的业绩付酬。依据业绩付酬是当今薪酬管理必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将薪酬福利待遇与个人、部门、组织绩效紧密联系,激发员工积极性,才能实现普通员工、管理层以及股东的多赢。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相关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相关知识推荐

评论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返回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