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系”就能减轻刑罚?当心遇到诈骗陷阱】

时间:2020-07-24 来源:法律投稿
收藏
0条回复


法律不容亵渎,可有些不法分子打着“捞人”“减刑”的名义,针对一些病急乱投医的人,设下诈骗陷阱。近日,某检察院依法对打着帮忙减轻刑罚的幌子骗人钱财的王某批准逮捕。
(案情)2018年6月,受害人李某因涉及一起经济犯罪案件被取保候审。一日,在与朋友王某聊天时,王某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可以帮忙“通路子”,只要黄某愿意花点钱,减轻刑罚不是问题。
“只要能帮忙判轻点,我就可以出钱!”听到王某的话,李某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立即答应了下来。王某随后表示,需要20万元用于打点关系,心急如焚的李某不假思索地将钱打了过去。
然而,过了一阵子,李某始终没有收到“好消息”。“这个事情有点麻烦,你别着急,再给我点时间”。王某支支吾吾,面对质疑更是百般搪塞而过。李某心下生疑,便要求退还钱款,王某在电话中支支吾吾,面对质疑更是百般搪塞而过。
李某心下生疑,便要求退还钱款,王某先退还了5万元。这番举动暂时打消了李某的怀疑,并答应再给一段时间打点。
然而,直至2018年11月,王某被判刑,李某都始终没有一丝消息。之后,李某的妻子多次尝试寻找王某讨要钱款,都没有结果。2019年11月,觉得要钱无望的李某妻子选择了报警。
2019年12月18日,犯罪嫌疑人王某被抓获。到案后,王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检察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财,数额巨大,其行为已触犯刑法,涉嫌诈骗罪,遂依法对其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以帮忙“捞人”“减刑”的名义诈骗的案件屡见不鲜,为何犯罪分子屡屡得逞?检察官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错误的认为靠花钱和托关系就能躲避刑事处罚。”例如本案的王某,就是抓住了李某急切的心理,先勾勒出自己神通广大的形象,随后编造理由索要财物,直至“人间蒸发”。
检察官提醒,有些人所谓的神通广大只是为了骗钱,对此要提高警惕,不要盲目相信他人能够通过花钱、打通关系实现逃避刑法的说辞。
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司法程序,每起刑事案件,在立案侦查及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上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绝不是单凭某一个人就能操纵和改变的,所谓“能人”和“暗箱操作”只能是诈骗的幌子。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相关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相关知识推荐

评论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返回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