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时效问题,民法典对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时间:2020-08-25 来源:法律投稿
收藏
0条回复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就诞生了,这不仅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还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从“法”到“典”的更替,更是开启了一个民事权利保护的新时代,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我国的一件“大事”“喜事”。

 

一、民法典时效问题

 

《民法典》公布后是不是就直接生效可以适用了啊?

 

要区分开新法的公布时间和施行时间的不同效力。

 

首先,法律在未经公布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施行,更不可能生效的。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公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由国家主席在法律通过的当日签署“主席令”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和特定的全国性媒体上刊登,也就是说法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表决通过后再由国家主席在当日签署“主席令”并在特定媒体上公布,这是法律的公布日期。

 

其次,法律的公布日期并不代表法律就施行生效了。在我国的的立法实践中,法律施行生效的时间是根据法律的具体性质和实际需要来决定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自法律颁发之日起施行生效,二是由该法来规定具体施行生效时间,三是由专门法决定规定该法的具体施行生效时间。一般来说从法律通过后到付诸实施,因为涉及面广,情况比较复杂,就需要有一段施行准备期,让公众提前了解法律,让相关行政、执法机关做相应准备,因而法律的施行生效日期总是延后于公布日期,只有当立法调整的事项特别紧迫,法案需要尽快生效时,才可以不考虑施行准备期,作出“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规定。具体到《民法典》而言,是在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而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规定,《民法典》的施行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二、民法典对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民法典不保护权利上的懒惰者,从而维护交易的稳定。为了避免权利上的睡眠者,民法典设立了诉讼时效制度,一般情况下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为三年。诉讼时效期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此外,对于撤销权设立了除斥期间,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为了避免一些法律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民法典创设了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从而为法律关系的稳定发展创造条件。据此,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下落不明满四年,或者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二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死亡人的财产则会发生继承等法律后果。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时效问题,民法典对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请关注好律师网民事诉讼法律专题栏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相关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相关知识推荐

评论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返回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