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专家独家解读民法典 民法典和民法的关系是什么?
【人大专家独家解读民法典】5月22日,新中国首部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一部民法典涉及每个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切身利益,大到物权、债权、人格权,小到物业费、合同签定等。从胎儿出生到死亡,我们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依据。
对于新颁布的民法典在我国施行的意义,有记者采访了参与编纂的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解读了这部法典的亮点。
民法典草案在编纂伊始坚持以人为本,并且结合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吸收了很多现在社会中常见的民事活动。
民法典中涉及到的民事行为:
对胎儿权益的保护:民法典的总则部分规定只要胎儿在出生时为活体,那么便视为具有了民事权利能力,在遗产分配、接受赠与等方面应与其他民事行为人具有相同的权利。
对已经去世的民事行为人的权利进行保护:对于逝者生前的姓名权、肖像权等权利,民法典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保护。
民法典的立法除对原来民事相关法律的完善,还紧跟时代步伐,对信息时代的新生事物运用法律予以保护和规范。
比如信息时代中经常会出现的电子合同,草案合同编立足于时代的新问题、新要求,将电子合同放到了核心和关键的位置。网络中知名度比较高的网名,划归到姓名权加以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和电子数据也获得了民法典的认可。
针对关注社会热点。比如“霸座”行为,草案强调,旅客应该按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承运,如果“霸座”,则构成违约行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草案特别为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相关医学、科研活动划出法律红线: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法律延伸阅读:民法典和民法的关系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百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度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私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
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法版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权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民法的范围要比民法典大。
以上是“人大专家独家解读民法典 民法典和民法的关系是什么?”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好律师网民事诉讼栏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